创合汇创始人:未来是一个精英创业时代 | 创思享

2021-01-26

创合汇创始人邵钧对话第一财经《陆家嘴》详解创合汇资本的投资赛道和投资逻辑。2010年邵钧创立了创合汇商学院,2015年创立创合汇资本、创业服务中心。近几年创合汇资本动作频频,投资十多家企业已经有三家成功上市,一家通过上市审核等待上市,还有几家在上市进程中。


微信图片_20210128180727.jpg


围绕着科技驱动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陆家嘴》:创合汇资本主要是聚焦于哪些赛道?


邵钧:我们投资方向定位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科技驱动,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必须具备科技含量,两个基本点就是围绕着科技驱动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单纯技术层面的科技,我们也会考虑,比如说之前参与了像芯原股份这样的芯片设计公司的投资,但是纯技术层面的科技投资不是我们的重点。

 

科技驱动的消费升级,我们把它称为科技如何为个人的需求创造价值,其中也包括教育、医疗等。人对精神、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其实都是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得到更好的满足。


产业升级也是我们另一个重点。其实下一个时代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我觉得这也是接下来数字经济的核心之一,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会被数字经济重构,在重构的过程充满了机会。在产业升级这个方向,包括了智慧安全、智慧城市等。

 

产业升级包括很多行业,具体哪个行业,取决于我们和哪个产业龙头合作。我们每一期基金都会跟一个产业龙头合作,比如说在2017年我们跟申能集团的申能诚毅合作投资,2018-2019我们是跟金茂集团旗下的金茂创投来合作。


在与申能诚毅合作的时候,我们重点跟投的更多的是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这个领域;与金茂创投合作的时候,科技地产的投资会多一点。我们之前投过的一个企业小库科技是AI(人工智能)结合建筑设计,或者说是人工智能赋能建筑设计,它能大幅度提升建筑设计的效率,这也是我们科技地产领域里比较典型的项目。

 

我们跟一些产业龙头合作、去布局不同的行业,本质逻辑都是基于科技驱动产业升级这个大背景或者大方向,在大方向里边去选择赛道。赛道既取决于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也取决于我们的资源禀赋包括产业合作伙伴等,我们一般会有三五个主要的投资领域,包括产业互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大健康、生物科技等等。

 

《陆家嘴》:能不能谈谈创合汇资本的投资理念?


邵钧: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坚持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股权投资本身是长期的,它跟二级市场的股票和其他投资不一样。其实一个企业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一般最起码要有5~8年的发展才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所以我们第一是要坚持相对长期至少是中长期。

 

结构性的机会是什么?我觉得中国接下来这一轮的机会,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的产业升级。在新一轮科技创新驱动下,产业面临升级。产业升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结构性机会涌现的过程,消费升级也是一样的。

 

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也是我们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消费升级的前提是产业升级,所以我们更关心产业升级。如果没有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也是无本之末,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我们的另一个理念。

 

《陆家嘴》:你们坚持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理念,那么你们基金的期限是一般是多久?你们投资企业是早期还是成熟期去投?会不会投pre-IPO项目?

 

邵钧:我们一般是5+2。基本上在 Pre-A之后就可以投了。天使阶段我们是不投的。也包括一些PreIPO项目,我们有整个资金结构的配比,早中后,都可能会有。总体来讲,我们投资企业的时间点肯定是在企业处于成长期的时候。


《陆家嘴》:有没有比较成功的投资案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邵钧:我们投资的三家企业在2020年上市了。从绝对数来讲不是最多的,但是从相对数来讲的话,从投资的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因为创合汇资本成立的时间不长,在2016年我们才发起第一期,一共投了十六七个项目。从整体来看,有近一半企业上市或将要上市,可以说成功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代表性的案例是2020年8月18号上市的芯原股份,2018年我们投资了它。它是一个从硅谷拆了红筹回归的代表性企业,当时还在中兴事件之前,国家召唤它回国。在还没有提出科创板的情况下,回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当时判断是大势所趋。第二点基于人才,整个团队是特别优秀的,创始人戴伟民博士是交大著名的校友科学家,是交大集成电路半导体校友会的会长。他们在芯片的IP设计领域保守一点排名在全球前7,实际上前5是没有问题的。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当时果断地投资。当初投资的时候是估值是16.8亿元,2020年8月18号上市当天,市值冲到了700多亿。

从商业角度来讲,是回报可观的代表性案例,也符合国家科技创新的趋势,因为它代表了中国芯。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也赋能了产业,进一步推动了产业进步和发展。


资金主要来自于大企业产业龙头

 

《陆家嘴》:我们通常讲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要提到“募投管退”,刚才提到了投资,在募资这方面,你们一般是面向什么样的投资人?


邵钧:我们现在主要的资金来自于大企业产业龙头,像申能集团,还有金茂集团。最近我们发行了一期基金,大约是2亿的规模,其中1/3来自于南京证券富安达资产管理公司,它也算是金融领域的国企;另外1/3来自于南京雨花台区政府的政府引导基金,还有1/3是一些个人LP,包括我们的校友和合作伙伴。所以,资金大部分就来自于这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产业龙头,其中大部分是国企央企;另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第三部分来自于企业家校友。


《陆家嘴》:你本人是否深度参与创合汇资本的投资?


邵钧:我本人是会深度参与的,我们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负责,有专门的总经理,我是投决会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每一个项目我都会到现场跟企业家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企业的情况,同时也会参与整个项目的投决,从立项到评审到投决全程的参与。当然这是基于团队负责具体事务运营的基础之上的。


基金的决策往往是一个相对的集体决策,更多的是靠投决会这样的形式,集各方面的智慧于一体,所以在这方面的决策我们还是非常专业和民主的,同时也是有严格的决策流程,包括决策的原则等等这些,是靠人和机制来运行的。


《陆家嘴》:你们投资的项目是来自于创合汇教育板块吗?


邵钧:教育是一部分,我们其实是一个开放的教育平台,所以商学院教育的学员,当然是我们投资的重点之一,但是我们不局限于此,我们也会投资其他学校的校友企业,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商学院的。


未来的创业,其实是一个精英创业时代,不像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草根创业时代。精英创业时代,高校是一个很好的汇聚精英的平台,成功率相对会更高一点。


有的人是在创业已经很成功了之后,才去读书的;有的人是读完书了以后去创业然后成功,所以商学院是一个精英荟萃的平台。在我看来,教育和资本它可以有很好的联动,就像斯坦福这些学校也都是这样。斯坦福的校友显然是一些很高端的人才,很多基金都会热衷于投资这样的精英群体。


创业者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

 

《陆家嘴》:你们青睐什么样的创业者,创业者什么样的特质,你会比较欣赏?


邵钧:对于创业者,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要有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有很多维度,比如说使命感、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坚毅的性格等等。总而言之,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身上一定要有这些特质。在本质上来看,它们是成功的底层支撑。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质,比如说认知能力、知识背景,包括过往的经历等等。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企业家的瓶颈是来自于他的认知,他的认知需要不断升级,在持续的学习和体验中反复锻炼。


当然,如果能成就一个了不起的企业,企业家一定还要有格局、胸怀以及良好的品格。其实我们不会用世俗的道德来绑架人,像马斯克、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你当然不能用世俗的道德标准,但品格最起码是具备商业道德,往上谈就是认知能力、视野和远见、思维,再往上是企业家精神、胸怀和格局等。


所以,创业者素质是有层次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希望投资那些能够创立伟大企业的创业者,或者是世界级的伟大企业的创业者,这样的话对创业者的要求就比较高,这样的人其实是凤毛麟角。


幸运的是,投资这么多的项目,其中还是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所以我们投项目是非常注重质量的,而不是数量。


《陆家嘴》:你们跟创业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邵钧:我们把自己的创合汇资本称为赋能型股权投资机构,因为除了能给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之外,我们还可以给他带来教育培训;我们还有创业服务中心,可以给他对接产业园区的政策、人才,产业上下游的资源、校友关系等。所以,我们跟创业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是一种共享共生,成人达己这样的关系。
 
《陆家嘴杂志》:2018年,你曾受聘为亚布力青春合伙人讲师,你对年轻人创业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


邵钧:就像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其实机会还是很多,但可能门槛越来越高了。以前创业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但其实门槛并不高,只要你有冒险精神,对机会具有敏锐度,就有可能成功,但现在光靠这个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创业的条件要好很多,有各种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政府史无前例地对创新创业的支持,这些都是非常有利的,但也加剧了竞争,对创业者的要求也更高了,对创业者的认知能力、思维视野、底层能力、知识面的挑战更大。所以现在创业的话要更加科学和理性,这样成功率才会更高一些


另外,现在的创业一定要结合生态,要具有生态和平台思维。我们有创合汇创业服务中心,可以帮助创新创业者去对接大企业的生态圈,通过跟政府和产业龙头大企业合作,建立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这样的话它才能够事半功倍。